文苑擷英
趙羽西 散文——《人間煙火氣 最撫凡人心》
人間煙火氣 最撫凡人心
——閑話澄城水盆羊肉
前段時間回家,突然發現常吃的那家水盆羊肉店開門了,不由得感到一陣驚喜。
因為疫情的原因,我已經好幾年沒有吃到家門口那家正宗又實惠的水盆羊肉了。先前要么是因為疫情不允許堂食,要么是因為臨近年關老板閉店,有道是“天時、地利、人和”,或許緣分總差那么一點,便總是無法與這道美食相遇。前些天,難得逢時,我跨過門檻,帶著驚喜走進這家樸素卻干凈整潔的老店。
剛坐定,老板便從廚房內走出來迎客,邊走邊笑著招呼,問我吃點什么。聽著他略帶口音的詢問和溫暖的微笑,我的內心也如廚房升騰起的團團霧氣般溫暖,便點了一碗最常吃、老板最為驕傲、也是家鄉最經典的特色美食——澄城水盆羊肉。
多年未來,店里依然是陳舊的裝修以及整屋羊肉的香味兒。很快,水盆羊肉就端上了桌??粗媲暗乃?,那絲香甜里帶有羊肉脂肪的油香,有蔥花和香菜的清香,更多的還是湯底濃郁的醇香,還沒有動筷子,這股香氣就已經勾起了我的食欲,仿佛千萬只小手在輕輕撓著我的肚皮,又仿佛一個誘人的聲音在耳邊小聲呢喃道:“快吃吧”。低頭一看,湯底清澈,肉片厚實,翠綠的蔥花散落在表面,這哪里是一碗美食,簡直就是一幅江山圖!
此刻,也親身體會到曹操“望梅止渴”的典故。我手持筷子夾起一片羊肉送進口中,滿嘴都是那濃厚的油脂香。輕輕一咬,松散的羊肉便自動分開,變成絲絲分明的美味滑入我的喉嚨。配上烙的餅,一口酥脆,一口醇香,在我看來美味極了。若你喜歡把餅泡在湯里,那必須放上一勺香噴噴的油潑辣子,亦或是把羊肉夾在餅里,都是可以的。
澄城水盆被稱為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。不僅味美,還有著悠久的歷史。盡管每家每戶做法都有著自己的特色,可萬變不離其宗,其制作秘訣便是要保證肉和湯底之間微妙的平衡。聽起來雖玄妙,可上手制作卻并不困難。只需要準備新鮮羊肉和羊骨,分別焯水后放入鍋中,加入滾燙的開水大火燉煮半小時以上,將大塊羊肉撈出切片,再整齊地擺回鍋內。隨后,在鍋內加入由花椒、小茴香、桂皮、香葉、生姜、草果、八角等香料組成的香料包,文火燉煮六到十小時,保證香料入味且湯底清澈,羊肉醇香且口感彈牙后,再將鍋中油沫撇清,羊肉撈出,肉湯保溫,澄城水盆的基本準備工作便完成了。吃的時候只需要撒上少許鹽、味精、白胡椒,澆上滾燙的湯頭,擺上切片的羊肉,再配上烙的兩面金黃的餅,一道肉香混著湯汁清甜的澄城水盆羊肉就此出爐了!
澄城水盆的做法雖簡單,可這道菜背后不僅濃縮著從古至今陜西廚師們的美食智慧,更蘊含著三秦大地上人們淳樸自然的鄉土情懷。澄城水盆,一道溫暖的特色美食,它暖胃、暖心,更陪伴著無數的陜西人一起走過人生的各個時刻。
不知有多少澄城人同我一樣,從小便吃著這碗水盆長大。小時候,在街邊吃著水盆談論理想,堅信“天生我材必有用”。長大后,我們在餐館里吃著水盆討論家長里短,明白“平平淡淡才是真”。
一碗水盆,承載著不知多少人的人生感悟,又不知見證過多少人的喜怒哀樂。過去的我們,或許也面臨過無數的困難,或許也充滿過對未來的憧憬,可一切的一切,終將在這一碗熱騰騰的澄城水盆中,被燉得更加香甜。
人間煙火氣,最撫凡人心,這便是澄城水盆背后更為深刻和厚重的絕美意義!
(陜焦公司 趙羽西)